到江送客棹 出岳润民田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建成通水五周年之际

到江送客棹 出岳润民田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建成通水五周年之际

2019-12-12 聚焦
广告02
2018~2019年度我省10项工程荣获鲁班奖
抢春运火车票 这些点要早知道

到江送客棹 出岳润民田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建成通水五周年之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清澈的南水自丹江口水库沿着一条纵横南北的“水长城”奔涌着一路北上。她迎着凛冽的北风穿过黄河,越过平原,润泽了沿途的每一寸土地,最终涌入了京津。

  5年来,旨在缓解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充分证明了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国之重器”。

  全面通水5周年,累计供水超259.83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5859万人。其中,河南累计供水89.46亿立方米,受益人口2300万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15.4万亩。正如古人所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一渠清水,受益2300万人

  如果说这一生,只有一次领略山河的机会,把它留给淅川吧。

  冬日的清晨,丹江水库水汽弥漫,烟波浩渺间,群山连绵。从秦岭山脉叠叠群山中一路走来的涓涓流水,汇聚成汉江支流,在丹江口大坝工程的作用下,万顷碧波如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淅川大地上。碧绿色的汉江水在这里汇聚,通过陶岔渠首枢纽的闸门,悄无声息地沿中线干渠向北流淌。

  “你们尝一尝,现在煮出来的水味道是甜的。你们看,这水壶下面一点水垢也没有,之前烧两天水,我就得把整个壶洗一洗。”在内黄县长庆路办事处刘庄村村民司书峰的家中,他一边烧水一边告诉记者,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前内黄县受原生水文地质和黄河故道易溶盐长期积聚的影响,境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氟水区、苦水区。

  家住平顶山市石龙区的高广伟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15年之前,一般不敢穿白衬衣。由于当地煤尘大,白衬衣很容易脏,供水又难,衣服不能洗得那么勤,水质也差,白衬衣洗完很容易发黄。“但现在不一样了,用水有保障了,水质也更好了。”

  高广伟的幸福感源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5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平顶山市石龙区正式分水。经配套工程进入自来水管网,在石龙区实现了供水全覆盖、城乡一体化。而这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效益的一个缩影。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输水水质优良,始终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明显提高了受水区居民用水水质,彻底改变了一些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状况,提高和改善了民生保障水平。

  据了解,截至2019年12月10日,全省累计供水89.46亿立方米,占全线供水总量259.83亿立方米的34.43%,供水范围覆盖我省南阳、漯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周口11个省辖市40个县(市)的81座水厂、引丹灌区、6座调蓄水库及20条河流,受益人口2300万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15.4万亩。

  一渠清水,修复水生态

  南水北调不仅是一条简单的调水线,更是一条践行“节水优先”、诠释“生态文明”的发展线。

  12月10日,许昌历史悠久的护城河上,河面水平如镜,河底虎啸龙吟。“平时来河边的人特别多,有早上来锻炼的,也有晚上来跑步的,还有不少来跳广场舞的,特别热闹。”许昌市民尹女士说,若是到了夏天,这里盛开的荷花衬着如镜的水面,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看着眼前美景,谁能想到之前的许昌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许昌依托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打造“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城市景观,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发展品位。2016年春节期间更是出现了“满城尽是看水人”的盛况。

  南水北调中线的开通,使得河南省、河北省和天津市的白河、清河、澧河、滏阳河、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马河等30条河流得到生态补水,沿线城市河湖、湿地的面积明显扩大,大幅度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受水河流重现生机与活力,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

  “目前南水北调受水区许昌、郑州、焦作和南阳市已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新乡等受水区也在加快生态水系建设。”省水利厅工程处处长雷淮平说。

  雷淮平告诉记者,我省受水区用丹江水置换出超采的地下水,遏制了地下水超采势头,提高了地下水源涵养功能。5年来,通过总干渠向我省受水地区河湖水系累计生态补水16.29亿立方米,工程沿线14座城市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压采地下水5.04亿立方米,受水地区地下水位普遍回升,其中许昌市地下水位回升3.1米。总干渠水面及两侧700多公里长的生态廊道也在助力沿线生态建设。如郑州市境内干渠长达129公里,渠道水面达1.5万亩,相当于增加了百亩水面的湖泊150个,对改善郑州居民生态环境发挥了明显作用。

  一渠清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是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神垕镇是声名远播的“钧瓷之都”,也被专家称为“唯一活着的古镇”。但在厚重历史与华美钧瓷背后,是这里千百年来难解的缺水之困。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运行,干渴的神垕镇“喝”上了丹江水,瓷器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过去水质不好,杂质多,对瓷器的光洁度也有影响,现在用上丹江水,瓷器品质进一步提升。”惠祥瓷业副总经理史英龙说。水源问题解决后,该厂目前年产瓷器2400万件,全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

  在工业发展方面,充足的水源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了强力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是丹江水的受益者。富士康当年之所以选择在郑州建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资源有保障。

  地处豫东平原的周口市,虽拥有沙河、颍河、贾鲁河等河流,但水资源却极其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二分之一,相当于全国的十分之一,加之水资源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严重影响周口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供给的增加,促进了临港经济带的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水运成本,提升了产业发展优势。

  在农业发展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效缓解了城市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矛盾,改善了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促进了传统农区农业提质增效增收和都市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加快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有利条件。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与河南仁和康源农业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大力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不仅甘甜饱满,更为周边村民带来每年近2万元的创收。

  “我们的石榴‘喝’上丹江口水库的琼浆玉液,不仅保护了地下水源,又提升了石榴口感,带动了大家致富。”张河村村民胡梦祥说。

  雷淮平介绍,近年来,水源地和干渠沿线加快调整种养结构,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逐步限制、淘汰高污染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工业,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了生态产业体系,确保发展增量不增污。

  一渠清水,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渠清水,给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勃勃生机,更是给人类带来了安宁、丰收和希望。

  南水北调工程带来大量优质水源,大大提高了受水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吸引农村人口向附近受水城镇转移,形成或壮大了以工程为纽带的一批城镇和工业园区。

  “郑州在市区段干渠两侧各200米范围,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总长61.7公里,总面积近2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82个郑州人民公园。”雷淮平说,随着干渠生态带建设和水库、河湖水质改善,干渠沿线、水库和河湖周边的楼面地价迅速提升,过去以主要街道为轴线的地价分配模式逐渐转变为以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地价模式。

  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豫商联合会会长陈义初说,焦作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穿城而过的丹江水在焦作市区形成了50多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为焦作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如今,伴随着南水北调城区段10公里绿化带、大沙河35公里生态景观带等工程相继建成,“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宜居焦作像一幅泼墨山水画在大家面前徐徐展开。“南水北调促进了焦作生态绿化的发展,更为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实践。”焦作市南水北调办公人员介绍,“这些区域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加速,环境质量、商住条件、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以及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地增值潜力和空间巨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搬迁安置丹江口库区移民16.54万人。我省积极开展移民后续帮扶工作,移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目前,我省移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2393元,是搬迁前的近3倍。”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国栋说。

  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引汉江水解北方之渴”构想到梦圆,前后历时60余年。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善,并带动了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饮水思源,请珍惜南水北调的每一滴水,不忘其背后的史诗。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见习记者 李媛媛

广告03
广告0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文章总数
1935
下载次数
3334095
评论总数
0
访问总数
33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