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诈骗精确瞄准老年人心理

“涉老”诈骗精确瞄准老年人心理

2019-10-16 聚焦
广告02
郑州这十个岗位急需人
扫码住酒店,个人信息安全谁来守护?

“涉老”诈骗精确瞄准老年人心理


  虚构投资理财名义,承诺每月向被害人支付高额利息,骗40余名老人7000余万元。尽管骗子被判刑,但仍有部分被害人面临房产被售风险。法官则提醒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人急需提高防范意识。

  投资理财,40余名老人被骗7000余万

  2014年至2018年,广某通过他人介绍方式,虚构投资国外某国际娱乐城投资项目、投资理财等名义,承诺每月支付高额利息,骗取多名老年人的集资款。

  为骗取更多集资款,广某还将多名老年人介绍给从事民间借贷的邵某、龙某等人,诱导被害人将名下房屋进行抵押借款,并将所借款项“投资”给广某。

  广某采用上述手段骗取40余名被害人集资款7000余万元。

  因广某将诈骗所得集资款用于赌博、挥霍及偿还个人债务等,无法归还给被害人,使多名老年人蒙受巨额经济损失,部分被害人面临房产被出售等风险。

  法院审理认为,广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回收收藏品,60多名老人被骗700余万

  2016年至2017年,艾某通过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指使其招募的闫某等话务员向被害人拨打电话,以回收收藏品的名义诈骗钱财。

  各话务员先以收藏品公司的名义,询问被害人是否关注收藏品市场,并登记被害人收藏品的名称和编号,声称可联系拍卖公司高价回收该藏品。随后,其他话务员冒充拍卖公司工作人员,虚构为被害人办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拍卖资格证”“回收证明”等手续的事实,向被害人收取各种费用,骗取其钱财。

  经查明,艾某等人诈骗60余名被害人钱财700余万元,其中多数被害人为老年人。

  法院认为,艾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艾某等人有期徒刑1年3个月至11年不等,并处相应数额罚金,责令人退赔被害人损失。

  以案释法

  老年人如何预防被骗

  当前“涉老”诈骗作案方式呈现职业化、团伙化趋势,犯罪形态多为共同犯罪,诈骗分子组成犯罪集团,饰演不同角色,形成固定诈骗话术和诈骗剧本,精确瞄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甄别难度大。例如,保健品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交友诈骗抓住了老年人关注健康、养老、寻求社会认同等心理需求;一些诈骗分子冒充专家、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则是利用了老年人容易盲目信任权威、辨别手段不足等特点;还有一些诈骗套路,利用老年人渴望被关心、同情心较强的心理,接近老年人,对老人嘘寒问暖从而骗取老人的信任,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老年人群体为目标的诈骗犯罪在经济犯罪领域呈高发态势,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原因是老年人群体既具备健康长寿、社会认同和惠及子孙等心理需求,也具有图实惠、易轻信、盲目从众等心理特点,容易被诈骗分子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建议老人在提高防范意识的同时,子女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强化亲情关怀。社会则要完善社会各方的预防保护措施,打击涉老人群体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药品监管、融资行为监管、广告监管等配套保护措施。此外,社区和社会组织还可以多开展各种面向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和公益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老年人对社会认同感、归属感、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

广告03
广告0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文章总数
1935
下载次数
3334095
评论总数
0
访问总数
337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