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 扮靓环境 留住乡愁 看见发展

洛阳市 扮靓环境 留住乡愁 看见发展

2020-05-29 综合
广告02
河南省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洛阳市 扮靓环境 留住乡愁 看见发展


  “俺村这么偏,前两年都快没人了,自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俺村修了路、埋了(污水)管儿,成立了艺术创作基地,好多人都回来翻盖房子了。以前是‘城里现代化,农村脏乱差’。现在,俺村真的是美如画!”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孟津县小浪底镇上梭椤沟村游客络绎不绝,日接待量达1200余人次,当地村民尝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上梭椤沟村是孟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孟津县围绕省“四美乡村”建设要求,按照“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出力”的工作思路,高起点谋划、高规格设计、高标准推进,不断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产生“蝶变”,让广大农民在建设美丽清洁家园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年初,孟津县作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孟津县是洛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洛阳市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位推进,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围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9县(市)全部通过垃圾治理省级验收,宜阳县、孟津县被省初评为“四美乡村”示范县,栾川县、新安县、洛龙区被省初评为“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先进县。

  垃圾清零擦亮乡村新容颜

  “以前,一到夏天村里就臭气熏天,到处是垃圾坑、臭水沟、柴火堆、破猪圈,这两年在县里支持下,我们村干部带头,改旱厕,硬化道路,建起了污水处理站、鱼塘,马上还要建篮球馆、农产品展馆。”

  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村民言语之中透着满满的获得感。

  近年来,洛阳全域推进“垃圾清零”,以干净、整洁、有序为基本要求,大力实施“六清一改一提升”行动,积极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与村民参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按照不低于2‰的标准安排保洁员17533人,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能监督的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农村垃圾分类也在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新风尚。

  在洛阳市吉利区郭庄村,家家户户都有带着二维码的垃圾箱和垃圾分类“绿色账户”。2019年,郭庄村在全省率先依托手机App构建农村垃圾分类信息化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实现垃圾智能化处理,切实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垃圾源头减量60%以上,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

  今年,洛阳在全市20%以上行政村推行垃圾分类,探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着力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确保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垃圾有效治理。

  厕所革命改出村民新生活

  小厕所,大民生。过去,“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的旱厕曾遍布农村的角角落落。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洛阳把厕所革命作为环境整治的“当头炮”强力推进。

  改厕任务繁重且紧迫,但不能“为改而改”“一改了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孟津县探索实践了以“水冲式”为主、以集中收集粪污模式为辅、兼顾三格式、双瓮漏斗式厕污同治的路径,先后分两批在全县76个村推进管网式改厕,取得良好效果,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偃师市提升改造现有沼气池化粪池、栾川县推广自建砖混三格化粪池、洛宁县探索“卫生厕所+抽粪车+大三格”等创新改厕模式,成效明显。

  目前,洛阳镇区和城市近郊村庄建设管网,通入城镇污水主管网;居住集中的村,建设污水处理站,统一收集污水;点状自然村,建设大型三格化粪池,先收集后处理;居住分散的农户,分户自建双瓮漏斗、小型三格,采取户存留、村处理的形式予以解决,做到一次改造、长期受益,确保群众用得上、用得好。2019年,洛阳市对381个村实施整村推进,完成户厕改造25.3万户。今年,270个村庄正在实施改厕整村推进,年度将完成改厕12万户以上,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85%以上。年底前,基本实现已改厕村庄管护服务全覆盖。

  污水治理乡村更美丽宜居

  在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夏庄村,一座日处理污水75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建成,配套污水管网1.4万余米,全村500余户厕所和生活污水一并解决。原来的污水乱流现象一去不复返,一渠清水绕村而过,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成为美丽夏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突出短板。洛阳市坚持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一起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对中心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对人口较少的村庄推广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庄采用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生态处理模式,切实消除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

  目前,全市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突破口,156个涉农乡镇(街道)中,116个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占比74.3%,并梯次推进城郊村、风景区、水源地、中心村等环境敏感区域村庄污水治理。今年,全市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要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全覆盖,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2%以上,黄河沿岸重点区域达45%以上。以河湖“清四乱”为抓手,推进乡村河流清洁和黑臭水体治理,累计治理河流278公里。

  示范引领乡村“盆景”变风景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走进宜阳县莲庄镇陈宅村,小桥流水,白墙黛瓦,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距此不远,来到香鹿山镇赵老屯村,传统豫西民居修旧如旧,触摸老物件、回味旧时光,记忆中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在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手绘小镇大力实施“微改造”,成为极具豫西风味的“手绘小镇”。

  在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中,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洛阳坚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和风貌管控,统筹推进村庄及周边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高质量提升村容村貌。

  同时,探索建立规划师下乡制度,选择具有规划资质的相关机构和驻洛院校等,引导支持其下乡开展规划编制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宜阳县采取“一图一表一说明”的办法,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图、行动计划项目表、建设要点说明书,配合实施“10+N”行动,即绿化、垃圾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电网建设、清洁能源、特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提升、安全保障行动、数据乡村行动、产业发展行动和N项自选行动,提升了村庄规划效益。

  绿色是乡村的主打色。洛阳市把国土绿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围村林建设、四旁绿化和庭院绿化行动,打造森林小镇、森林乡村、生态文化村,每年绿化村庄300个,让绿色成为乡村的最美底色。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洛阳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党建引领、与脱贫攻坚、与产业兴旺、与乡风文明相结合。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等相关政策资金通过运用曝光公示、经济奖惩、约谈问责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如今,洛阳市各乡镇村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逐渐呈现出青山依傍、碧水环绕、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振兴新景象,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留得住乡愁”还“看得见发展”,处处都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

  记者黄红立通讯员王勇

广告03
广告0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文章总数
2036
下载次数
3520060
评论总数
0
访问总数
35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