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草畜融合做出“牛”文章

泌阳县:草畜融合做出“牛”文章

2020-05-26 综合
广告02
杞县 生态环境守底线 千年古镇换“新妆”

泌阳县:草畜融合做出“牛”文章


  近年来,泌阳县在脱贫攻坚中,因地制宜,利用秸秆资源,充分发挥“夏南牛”这一特色品牌优势,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念好“牛”字经,做活“牛”文章,带动全县31个贫困村摘掉了“穷帽子”,1.474万名群众拔掉了“穷根子”,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好政策兜底 牛产业兴旺

  5月20日,在泌阳县刘楼村,记者见到了正在清理牛圈的谭道东。

  “我是2016年开始养牛的,那时候养了6头牛,如今又增加了两头牛崽。”谭道东告诉记者,自己因病致贫,没有劳动能力,不能下地干活儿,“我每个月还要吃药,光药钱每个月都要花去好几百元,这对我们家来说实在是个沉重的负担。”

  为了维持生计,谭道东开始尝试养殖夏南牛,“光卖牛崽一头牛就能收入七八千元,成品牛一头能卖到一万多元。”谭道东说,通过养殖夏南牛,他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并且成功摘下了“穷帽子”,“主要还是政策好,带动大家一起赚钱,我们每卖出一头牛,县财政局还会补贴500元。”

  泌阳县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确通过产业到户奖补,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对于养殖体重350公斤左右能繁母牛的贫困户,每头补1.5万元;对于养殖青年母牛、育肥牛的贫困户,每头补助6000元。同时,泌阳县政府还出台《夏南牛育成牛交易补贴办法》,每销售给县内龙头加工企业1头夏南牛育成牛,县财政补贴养殖户500元,每年帮助养殖夏南牛贫困户增收200多万元。

  “我们县还主动牵线,把3800万元扶贫贷款资金转化为肉牛养殖项目,由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统一购买牛犊、统一养殖、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利润部分三七分成,贫困户得三,企业得七。”该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屈卫东介绍,同时,企业、村委会、贫困户三方“联姻”,贫困户把牛交给企业,由企业“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回收”,所得收益五五分成。

  如今,泌阳县已建成232个夏南牛养殖基地,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达到18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示范场3个。与4488户、10327名贫困群众建立了帮扶关系,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实施粮改饲 摘掉“穷帽子”

  泌阳县夏南牛耐粗饲,比较容易养,且生长发育快,肉质脂肪少,口感非常好。这一切离不开它们所食用的小麦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泌阳县借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夏南牛产业脱贫向纵深发展。

  康现军是泌阳县赊湾镇康庄村村民,今年已经66岁了。由于患有冠心病,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在没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之前,我们家种地每亩只赚400块钱,一年收入不到一万块钱,生活十分困难。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由他们统一管理,现在一亩地能赚近千元,而且我还能在合作社做一些看大门、打扫卫生的活儿。”现在康现军不仅在收入上翻了一番,并在2016年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夏南牛食用的是小麦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营养价值非常高,牛粪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料,不仅能起到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康现军说。

  沿着双庙乡街闫洼村的田埂一路往里走,记者看到不少农户已经开始收割小麦。他们驾驶着收割机进入麦田,瞬间将麦粒剥离出来,紧随其后的打捆机械将麦田收拾得干干净净,并把一捆捆秸秆码放在田里。“等小麦收割完毕,就要开始种植青贮玉米了。养殖企业收购麦秸每吨500元。”该县恒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孝伟告诉记者,合作社有1.2万亩地,大部分都是从贫困户那里流转过来的,“流转过来的土地,我们负责种植管理,最后还会给贫困户分红。”

  目前,该合作社带动周边贫困户280多户,贫困户除了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

  屈卫东说,在饲料生产环节上,泌阳县连续四年实施了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推广农户种植全株贮专用玉米24万亩,建成了年产8万吨肉牛精饲料加工厂,推进农牧互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每年订单收购青贮玉米30万吨,针对贫困户按每亩保底800元收购,每亩比普通玉米多收入300元,保证80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元以上。如今,全县31个贫困村依托夏南牛产业摘掉了‘穷帽子’。”

  创建新格局 壮大养殖业

  为了构建全链条生态循环体系,泌阳县深入开展国家级夏南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坚持发展一体化,确定了“一核三区”的发展布局。

  “一核”就是以夏南牛产业园为核心,“三区”主要指夏南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粮改饲种植示范区和种养循环示范区,着力推动园区创建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泌阳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专家孙秀玉说:“我们坚持创建融合化养殖体系。在饲养环节,推广牛舍标准化、饲养青贮化、管理数字化、粪污工厂化;在加工环节,实现从牛肉到牛皮、牛骨、牛血全过程精深加工;在营销环节,构建了涵盖种植、养殖到深加工各个环节的高度闭合的产业链条,从而推动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目前,泌阳县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98家,从事肉牛养殖人员达10万人,6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泌阳县夏南牛产业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础母牛群仍需扩大、产品品牌需加快申报、肉牛品质需进一步提升、认证。

  孙秀玉介绍,下一步,泌阳县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经过3~5年的努力,全县夏南牛存栏达30万头;夏南牛无角新品系育成通过国家验收,夏南牛牛肉产量及品质进一步提升。同时,打造“两个中心”即国家级肉牛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建成“两个基地”即全国最大的夏南牛生产基地、全国肉牛产品供应基地。

  “随着夏南牛产业链条的壮大,未来,全县从事夏南牛产业人员将有15万人,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亿元。”孙秀玉说。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孔凡哲 李媛媛

广告03
广告04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文章总数
2003
下载次数
3463737
评论总数
0
访问总数
35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