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 聚焦黄河战略 打造晋位升级新引擎

  徐建勋 冯刘克 葛宁 连敬春 李雪

  奔腾向前,流贯万里,黄河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动写照。岁月更迭,时光交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入国家战略,黄河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随着黄河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郑州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速,依傍黄河的惠济区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

  立足发展实际,郑州市委市政府确立“北静”发展定位,将惠济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的恢宏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惠济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的关键时期。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聚力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惠济区围绕郑州市定目标,锻长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纳入国家、省、市大盘子,生态及文化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把握时代之“机”,勇担历史之“责”,惠济区委书记魏东提出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立足“北静”发展定位,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高标准推进“四城、两高地、一家园”建设任务。“四城”即生态城、科技城、文化旅游城、健康城;“两高地”即代表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形象的高质量发展高地、产城文旅深度融合高地;“一家园”即幸福宜居的美好生活家园。与黄河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确保“经济脉动,强劲有力”,到2025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

  建设幸福河 奏响新乐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乘风借势,惠济区紧扣“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将在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进程中走前头、做示范、创经验,引领全区跨越发展。

  一方磐石由堤岸山峦中孕育而出,流线型外观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曲折多边形的建筑体量缓缓起伏,呈现出黄河流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生态演变。凭借这一设计思路,黄河国家博物馆将着力打造象征自然环境与现代文明交汇的桥梁。

  项目为王,实干为要。惠济区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主抓手,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快打造郑州市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积极融入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带,加快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世界级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

  “黄河之美,九州同唱。”今年4月24日,来自沿黄九省(区)5000余名合唱爱好者,相聚黄河之畔,以合唱之名唱响了新时代黄河文化的壮丽之歌。余音袅袅,鼓荡人心,惠济区今后将继续办好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突出群众参与性,丰富赛事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呈现更具地域特色的高规格合唱比赛,打造独具郑州魅力的黄河文化品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惠济新乐章。

  黄河文化,创新赋能。对于传承黄河文化的大运河文化片区板块、荥泽古城板块,惠济区坚持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生态环境先行、主体功能先行,持续完善设计方案,把握开发时序,紧扣定位,围绕国际化、生态化、数字化,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切实加快板块建设步伐。大运河文化片区板块围绕“沿黄国际文旅门户区、国际先锋文创集聚区、郑州静美生活示范区”三大定位,将集中打造沿黄文化旅游带的重要游客集散中心和面向世界的黄河会客厅。荥泽古城板块按照“东聚、西引、北养(安)”的发展思路,以“一核、一城、一镇、一带、多支点”功能布局为核心,将打造集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华夏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文化产品会展中心、黄河华夏音乐展演中心、黄河文化研学教育中心于一体的国际化中央文化休闲区。

  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该区将加快黄河滩地公园、沿黄生态廊道、中原花卉科技博览园等项目建设,串珠成线,形成“水、滩、林、文化、产业”有机整合的城市沿河风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同时,将进一步加强黄河滩区建管。围绕“保安全、清乱象、强节水、优生态、美环境”,举一反三,强化监管,深化黄河滩区综合整治成效。突出黄河滩地自然性特点,制定“三滩分治”方案,合理划分滩区类型,因滩施策、综合治理,全力恢复滩地风貌、自然景观和湿地生境。加快建设黄河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通过空天遥感、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空天地河”智能感知体系,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激活新动能 实现大提升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惠济区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双轮驱动”,打造优秀人才队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平台建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惠济区的服务专班上门服务,为我们协调了1900万元的贷款,首期500万元已经到账,解决了公司资金流动性难题。”9月3日,河南省诚建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品武说。

  惠济区常态化推进“三送一强”和“一联三帮”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同时,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一件事”联动办理,千方百计降低制度交易成本。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招大引强”与“招新引高”相结合,研究制定特色政策体系,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专项突破。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破解人才瓶颈,重点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坚持引育并举、以用为本,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让黄河有看头,让黄河有玩头。在文旅融合方面,惠济区依托“黄河之门”“运河之枢”“郑州之静”独有特色,重点打造西山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加强文旅文创的顶层设计、项目包装、产业培育,推动文化资源向特色文旅品牌转化。传承黄河文化,展现中原气派。该区坚持保护与利用相协调、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加大黄河历史文化挖掘、梳理和研究力度,打造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文旅品牌。

  “大河花正开、幸福满天下。”郑州花博会申办主题中的“大河”指的是黄河。郑州获得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选址在惠济区。该区以举办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为契机,加快打造“一心、一轴、三区、四团”的空间布局,创造最美环境,提供最优服务,以花为媒,将着力提升惠济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走好生态路 描绘新画卷

  在这片被寄托厚望的土地上,饱蘸激情书写黄河之魂。惠济区坚决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在生态提升上下功夫,走好“三生”融合的城区发展路子,让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城区更有品质。

  薄暮晨曦,惠济区古树苑最是热闹。茵茵绿地,亭亭树木,碧水池塘,通幽曲径,周边居民三五成群,嬉戏玩耍、散步健身,好不惬意。

  惠济区的公园绿地逐年增多,给了居民“满目绿意”的新体验。下一步,该区结合“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探索口袋公园等建设新模式,将建成公园游园50个以上,重点推进S312生态廊道、大河文化绿道等项目,让绿色成为惠济发展的主色调。突出“美化彩化”提品质,持续开展微景观打造、月季满城等特色工程,加快融乐园、香山公园等项目建设,并对现有公园提质改造,打造局部花海,营造景观彩叶林,绘就“四季有景”的秀美画卷。

  守护蓝天,惠济区将紧盯PM10、PM2.5和氮氧化物等空气指标,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名录,加强建设工地、移动排放源等方面管理,确保蓝天常驻。围绕“碧水更清”,将统筹推进索须河、东风渠、枯河、魏河等河渠综合整治,加快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让碧水与惠济相依相伴。围绕“土壤更净”,将常态化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集中式治污设施周边土壤监管,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城区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市民出行,该区牢牢把握“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的建设理念和“微改造”原则,突出系统综合,注重节点改造,将高效完成“一环十横十纵”道路工程。围绕市民居住环境,坚持“一拆五改三增加”,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补齐物业管理短板,将有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积极配合郑州市级“断头路”打通任务,加快弘润路、铁东路等区级“断头路”打通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持续提升城区功能,全力配合地铁3号线北延、7号线、8号线和轨道快线K1建设任务。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新建道路85公里,同步铺设自来水管网;新增变电站2—3座、热力管网18公里、天然气管道200公里,加快补齐城区短板。

  黄河村落有着独有风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功能、一村一特色”要求,该区加快4个精品村和7个示范村建设步伐。遵循生态优先,保护地形地貌、河流植被、动物栖息地等自然景观,实现景中有村,村中有景。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介入,合力打造彰显惠济特色、环境整洁优美、居住更加舒适的沿黄美丽现代化乡村。

  办好民生事 增强幸福感

  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少者有其学,施政所向,让群众所需所盼成为现实。随着该区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谐温馨的民生画卷也在不断铺展。

  教育关乎未来,更是关乎民生。惠济区聚焦教育基础设施,持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将新建中小学25所、新增学位5万余个,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聚焦教育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学校午餐供应能力,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实施名校带动战略和名师培养举措,推动教育优质发展。聚焦学生减压减负,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强化校外培训监管,进一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重点帮助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确保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为重点,力争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聚焦“夕阳人群”,加快构建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体系化、嵌入式服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切实解决部分群众“住房难”问题。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方针,从提供传统的看病就医服务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转变,稳步提升全体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加快建设医共体、医联体,着力构建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落地实施,让优质医疗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事关民生,备受关注,惠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黄河文化雄浑厚重,启迪创新,催人奋进。奋楫扬帆海天阔,争先进位谋出彩。黄河岸边的惠济区在新时代探索发展新路向,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能,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正在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邓州市合力推进八大群体入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